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觀後感

不是一個對非主流電影或是紀錄片特別偏好的人,但是主題引起了我的興趣,於是同事相約在下班的晚上觀看這部片,我也就加入了,就連手帕也一併帶上了,因為我是一個很容易隨著劇情而落淚的水龍頭。

一開始在臉書上看到這部紀錄片的預告時,就非常有興趣,大概也是職業的關係,或者說是讓我回想起了求學的學生時代。整部片大約一個多小時,從光點台北走出來時將近22:00多,坐在裡面從頭到尾我僅僅流了一些些淚,出乎我的意外的居然沒有大哭橋段,大概是因為整部片的拍攝手法是以一種記錄的方式呈現,既然是紀錄片,就不會有刻意營造的迎合觀眾口感的灑狗血情節,正是因為如此的平鋪直敘,或許也正是導演要傳達的意念之一吧。

片中是以捐贈大體的家屬,痛失愛妻的林先生為主角,一開始從林先生的生活開始介紹起,然後接著就是他去輔大醫學院看已經做成大體的太太,一幕生活日常,一幕與離世太太的互動,偶而穿插他與兒女的互動,讓觀眾漸漸去認識這個家庭。然後再透過醫學生的訪問替觀眾問出對大體老師的疑惑。從學生的角度切入的問題彷彿就是大眾想問的問題,在同學的態度中去看這些家庭,還是很佩服願意將自己的身體捐贈給醫學院的大體老師,更佩服願意成全太太的林先生,還有願意承受母親的意願與包容父親的兒女,也許隱藏在這些細節裡的才是重點。

不過片中好幾次讓我也差點分心,幾個片段總是讓主角沈默著,所以讓人感覺到有些沉悶,總以為下一段就會有更讓人期待的對話畫面出現,結果一直等著等著默默的片子就結束了。一直到落幕我還是在期待著更多的什麼,但也沒了。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