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中西區.百年清水寺

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「清水寺」,建於清朝康熙年間,距今200多年,原本是奉祀清水祖師的寺廟,因為乾隆年間一場大雨,東安坊里人拾得一漂流古木並雕成「水流觀音」供奉於寺內,住持將觀音改為主祀,清水祖師降為配祀,後來以觀音之名前來參拜的民眾絡繹不絕,當時香火鼎盛。

那日行經古城巷弄間穿梭正好經過清水寺,這間相傳百年歷史的老廟宇因為修建顯得更加現代化,原來以為清水寺應當是奉祀清水祖師,沒想到是觀音與清水祖師共祀。源由原來是因為據傳在清乾隆年間的一場大雨,東安坊里人拾起了一塊漂流古木並雕成觀音像,然後送到清水寺,於是當時的清水寺住持將觀音改為主祀,而「流水觀音」之名也因此傳開來,香客絡繹不絕,讓清水寺香火鼎盛。

廟前懸掛的「寶筏渡川」匾額,就是充滿禪意的表徵。

廟前有兩顆百年老榕樹,樹旁供奉的是土地公,古井與水協仔存在不同年代的產物,雖然功能都相同不過如今會用的只有水協仔了。

寺內的「藻井」中心正是標準的八角形,最中是龍形彩繪。根據廟宇建築的描述藻井最初是作為支撐天窗的功能,後來才逐漸精雕細琢成為匠師們展現高度技巧的地方,常見的藻井形式有八角形結網、四方形結網和旋渦形結網。

廟方的管理人員看見我們正在拍廟宇,於是介紹了這些清朝傳承至今的匾額,依據匾額來推敲年代也是常見的考古方法。

龍柱,可惜上了一圈紅欄杆圍起來,反而讓人看不清石雕的美。

走訪寺廟看建,也是另一種旅行的方式。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